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量表中文版

30 题 预计 15 分钟 家庭与亲密关系

在国内外,越来越多的研究和临床实践开始重视家庭因素对个体的影响作用,尤其是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庭。与西方相比,中国绝大多数精神病患者和家属生活在一起,与家属接触时间比西方多,因此在中国,家庭因素对精神疾病的致病作用及患病成员对家庭的影响会比西方大。但在中国治疗精神病过程中,大多数评估家庭因素通常仅限于询问家族精神病史,没有详细了解中国精神病患者家庭结构特点等信息。为了了解精神病患者家庭因素的实质,便于开展以预防和康复为目的的家庭咨询和治疗,一个能够测量出家庭内部结构和功能又方便易行的工具显得格外有意义。

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量表第2版(FACES II)由Olson等人于1982年编制,费立鸿等人对此量表进行了多次修订。量表包括2个分量表:1)亲密度(cohesion),即家庭成员之间的情感联系;2)适应性(adaptability),即家庭体系随环境处境和家庭不同发展阶段出现的问题而相应改变的能力。根据Olson的家庭"环极模式"(circumpolar model),用亲密度与适应性2个分量表的分数可将被试者的家庭区分成16种类型。

开始测试

请认真完成测试,测试结果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