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森克人格问卷(成人版,陈仲庚修订版) - AI深度研究报告

艾森克人格问卷(成人版,陈仲庚修订版)

性格与个性测评

共85题 · 预计17分钟

量表介绍 开始测试
由 Gemini AI DeepResearch 生成研究报告为您提供了此量表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包含了如何最大价值使用该量表的建议。报告内容仅供参考,不应作为诊断或治疗的依据。

艾森克人格问卷(成人版)陈仲庚85题修订版:一项综合评估报告

1. 引言

1.1 艾森克人格问卷(EPQ)概述

艾森克人格问卷(Eysenck Personality Questionnaire, EPQ)是由英国心理学家汉斯·艾森克(Hans Eysenck)和西碧尔·艾森克(Sybil Eysenck)夫妇于20世纪中期开发的一种重要的人格测量工具 [用户查询]. 该问卷基于人格的维度理论,最初主要关注外向性(Extraversion, E)和神经质(Neuroticism, N)两个维度,后来加入了精神质(Psychoticism, P)维度.1 此外,问卷还包含一个效度量表,即谎报(Lie, L)量表,用于评估受测者的反应倾向或社会赞许性.1 EPQ因其理论基础和测量特性,在国际上得到了广泛应用,并经历了数十年的发展和修订.2

1.2 报告焦点:陈仲庚85题成人修订版

本报告旨在对艾森克人格问卷(EPQ)的成人版本,特别是经过北京大学陈仲庚教授针对中国人群修订后的版本,进行全面和深入的评估.2 报告的核心是陈仲庚教授在1983年通过项目分析研究最终形成的85个项目的版本.4 用户查询中提到该85题版本预计完成时间约为17分钟,这表明其在实际应用中具有较好的便捷性 [用户查询].

2. EPQ在中国的引进与修订:陈仲庚修订版的发展历程

2.1 艾森克原始问卷框架(修订前背景)

陈仲庚修订工作的基础是艾森克制定的标准EPQ,特别是1975年的版本.1 该版本包含成人问卷(90个项目)和儿童问卷(81个项目)两种形式.1 其核心结构包括四个量表:E量表(外向性/内向性)、N量表(神经质/情绪稳定性)、P量表(精神质)和L量表(谎报/效度量表).1 根据艾森克的因素分析研究,P、E、N三个量表代表了人格结构中三个相互独立的维度,而L量表主要作为效度指标,同时也反映了社会朴实性或社会赞许性等特质.1

2.2 EPQ在中国的引进与早期修订工作

EPQ(成人版和儿童版)大约在1980年由刘协和教授首次翻译并引入中国,这为后续的本土化修订工作奠定了基础.2 值得注意的是,在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的心理测量领域出现了对EPQ进行本土化修订的多重努力。除了陈仲庚教授在北京大学针对成人版进行测试和常模制定工作外,龚耀先(注:原文为龚辉先,根据心理学界通常的称谓和贡献,此处修正为龚耀先可能更准确,但严格依据原文信息应为龚辉先)教授也于1983年左右主持了该量表的修订,并基于超过6000人的大样本建立了常模.2

这种由不同研究者或机构几乎同时开展修订工作的现象,反映了当时中国心理学界对于引入和应用国际先进心理测量工具的迫切需求,以及对工具进行文化适应和建立本土常模重要性的普遍认识。这可能源于不同研究单位的独立研究兴趣或项目支持,共同推动了心理测量在中国的早期发展。

2.3 陈仲庚1983年的项目分析与85题修订版的形成

陈仲庚教授关于EPQ修订的关键工作成果发表于1983年的《心理学报》.4 该研究在北京地区选取了643名被试(男性368人,女性275人).4 研究方法是将被试置于原始的90个EPQ项目以及额外补充的9个备用项目中进行测试。随后,研究团队对所有项目进行了信度和效度分析,特别是项目与各分量表总分之间的相关性分析(原文摘要中提到“项目答案与4个量表进行双列相关”).4

基于项目分析的结果,研究识别并排除了14个在心理测量学上表现“不良”的项目。最终,保留了85个项目,形成了供后续试用和进一步修订的基础版本.4 这一85题的结构在多个后续研究或应用中被明确提及并归属于陈仲庚的修订工作.9 陈仲庚在研究中指出,尽管他们采用的数据分析程序与艾森克的原始工作不完全相同,但研究结果的总体趋势与原始研究基本一致。这一发现支持了艾森克提出的人格维度理论在中国文化背景下同样具有应用价值的观点.4

陈仲庚的工作并非简单的翻译,而是对原始问卷项目在中国特定样本(北京地区)中表现的实证检验。通过排除 psychometrically "bad" 的项目,体现了一种数据驱动的文化适应方法,旨在提升量表在中国本土应用的有效性和准确性。其研究结论也为保留EPQ核心理论结构,同时优化项目库提供了依据。

2.4 关于85题与88题版本差异的说明

在考察EPQ的中国修订版时,会发现关于项目数量存在不一致的信息。陈仲庚1983年的研究明确记录了其项目分析的结果是形成了一个85题的版本 4,并且多个后续文献在引用陈仲庚修订版时也指明是85题.7

然而,也有部分资料提到了一个包含88个项目的中国修订版.1 例如,1 提到1981年的修订版(儿童版和成人版)共88个项目。2 和 2 在提及龚耀先修订工作的同时,其网页(2017年)上呈现的成人版问卷恰好包含88个问题。14 在一个医疗项目列表中也列出了88项的艾森克个性测验。

对于这种差异,最直接的证据指向陈仲庚1983年的研究成果确实是85题。关于88题的来源,存在几种可能的解释:(a) 它可能指的是龚耀先教授主持的修订版本 2;(b) 它可能是陈仲庚或龚耀先版本在后续的标准化或实际应用中,基于更广泛的数据进行了微小的调整(例如增补了3个项目或调整了部分项目),从而形成了在实践中更广泛流传的88题版本(2 将其作为现行版本呈现支持了这一点);(c) 也可能是一些二手文献在转述时出现的细微差错。1 提到的1981年就有88项(早于陈1983年的发表)有些令人困惑,但这可能指的是修订工作的启动时间或者龚耀先的早期工作。

本报告将主要聚焦于有明确研究文献支持的、由陈仲庚(1983)项目分析产生的85题版本,特别是其结构在 9 中有详细描述。同时,报告也承认存在一个可能由龚耀先修订或后期标准化形成的、在实际中同样被广泛使用的88题版本。这种差异本身也反映了心理测量工具从特定学术研究成果到广泛实践应用过程中可能发生的演变。

2.5 与后续修订版(EPQ-RSC)的关系

需要指出的是,陈仲庚的85题EPQ修订版与后来(2000年)由钱铭怡等人修订的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中国版(EPQ-RSC)是不同的工具.15 EPQ-RSC是一个基于艾森克后期修订的EPQ-R(Revised EPQ)发展而来的简式量表,总共只有48个项目(每个分量表12项).15 EPQ-RSC的修订者声称他们的工作是中国首次对EPQ-R简式量表进行修订,这将其与早期对完整版EPQ(如陈仲庚的工作)的修订区分开来.15 了解这一点有助于厘清EPQ在中国不同修订版本的发展脉络。

3. 陈仲庚85题EPQ的结构与量表

3.1 总体结构

依据陈仲庚1983年的项目分析结果以及后续研究的描述,该修订版包含85个项目.4 问卷采用自陈形式,受测者需对每个项目做出“是”或“否”的二择一回答.11 该版本保留了艾森克理论框架中的四个核心量表:P(精神质)、E(外向性)、N(神经质)和L(谎报/效度).1

3.2 各量表详解(主要基于9对85题版本的描述)

  • 精神质(P)量表:
    • 项目数量: 20项.9
    • 测量内容与解释: 该量表测量与固执、讲求实际、倔强以及某种程度上的非社会化相关的特质。高分者可能表现出孤独、冷漠、缺乏同情心、固执、难以适应环境、与人相处困难、感觉迟钝、喜欢寻衅、具有攻击性或不顾危险等特点.1 需要强调的是,P量表得分高反映的是一种人格维度特征,并不直接等同于临床上的精神病.9
  • 外向性(E)量表:
    • 项目数量: 21项.9
    • 测量内容与解释: 该量表测量个体的内外倾向性。高分者表现为外向:喜爱社交、冲动、活跃、乐观、随和、喜欢冒险,但可能行事冲动、不够踏实.1 低分者表现为内向:安静、保守、不好交际、做事有计划、不凭冲动行事、生活严谨规律、有时略显悲观.9
  • 神经质(N)量表:
    • 项目数量: 24项.9
    • 测量内容与解释: 该量表测量个体的情绪稳定性。高分者情绪不稳定,倾向于焦虑、担忧、易怒、紧张,受到刺激时容易产生强烈的情绪反应,较为敏感.1 低分者情绪稳定,表现为沉着、冷静、乐观、轻松.9 N量表测量的是正常行为范围内的情绪反应特点,高分本身不代表临床神经症.9
  • 谎报(L)量表:
    • 项目数量: 20项.9
    • 测量内容与解释: 该量表主要作为效度量表,测量受测者的掩饰、社会赞许性或社会幼稚性。高分可能表示受测者试图以被社会赞许的方式回答问题(“伪装好”),或者防御性强、不够坦诚,也可能反映了社会性朴实、幼稚的水平,其得分过高会降低其他量表得分的可信度.1 低分则表示受测者较为坦率,愿意承认一些小的缺点或社会不认可的行为。L量表本身也代表一种稳定的人格功能.1

3.3 陈仲庚85题EPQ量表结构总结表

为了更清晰地展示该版本问卷的结构,下表总结了各量表的核心信息:

量表名称 英文缩写 项目数量 测量内容简述 (高分/低分解释)
精神质 P 20 高分:固执、冷漠、冲动、非社会化倾向;低分:温和、关心他人、有责任感
外向性 E 21 高分:外向、活跃、社交、乐观、冲动;低分:内向、安静、保守、计划性强、不好社交
神经质 N 24 高分:情绪不稳定、焦虑、敏感、易怒;低分:情绪稳定、沉着、冷静、乐观
谎报/效度 L 20 高分:掩饰、社会赞许性高、可能社会幼稚,结果可信度降低;低分:坦率、承认缺点

此表整合了来自 1 的信息,提供了一个关于陈仲庚85题EPQ结构的简明概览,便于理解和参考。

4. 施测与计分

4.1 施测方式

陈仲庚85题EPQ是一种自陈式问卷.1 受测者需要阅读包含85个项目的问卷,并对每个描述是否符合自身情况做出判断.4 回答形式为简单的二分选择,通常是“是”或“否”.11 用户查询中提到完成时间大约为17分钟,这表明该问卷相对简便快捷,尤其与MMPI等更长的问卷相比,具有更高的施测效率.2

4.2 计分方法

每个项目根据特定的计分键(scoring key)被赋予0分或1分.7 计分键规定了在P、E、N、L四个量表上,回答“是”或“否”时哪个选项得1分。将每个量表所属项目得分相加,即可得到该量表的原始分数。详细的计分规则和项目归属通常包含在正式的问卷手册中。7 明确提到了存在一个1985年出版的陈仲庚修订版艾森克个性问卷手册,这应是获取准确计分信息的权威来源。

原始分数需要参照常模(见第5.3节)进行转换(例如转换为T分数)或解释,才能获得有意义的心理学信息。一些研究可能会根据研究目的设定特定的分数界限,例如 9 提到在一项研究中使用了P<8分且L<15分作为筛选标准,但这属于特定研究的应用,并非通用的解释标准。通用解释标准可见于 22 提及的“4分是低点,7分是高点”的说法,但这似乎过于笼统,不太可能直接对应EPQ原始分。

该问卷采用的“是/否”回答形式和简单的计分方法,结合其相对较短的长度 2,是其在中国得以广泛应用的重要原因之一,尤其是在需要快速评估或大规模筛查的场景下.2 然而,其标准化和有效解释高度依赖于规范的施测流程、准确的计分以及恰当的常模参照。

5. 心理测量学特性(信度、效度、常模)

5.1 信度

关于陈仲庚修订的85题EPQ的信度,现有资料普遍给出了积极的评价,认为其具有较好或令人满意的信度.1 这表明该量表的测量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和稳定性。

评估信度的具体方法包括内部一致性信度(如Cronbach's α系数)和分半信度(如Guttman分半信度),这些方法在后来的研究中被用于评估该85题版本.11 然而,在所提供的资料中,并未找到陈仲庚原始研究或后续针对该85题版本进行的系统信度研究中报告的具体信度系数值。虽然可以间接参考后来基于EPQ-R简式量表修订的EPQ-RSC的研究结果(其E、N、L量表信度满意,P量表基本达标 15),但这并不能直接等同于85题版本的信度水平。

因此,尽管多个来源确认了陈仲庚85题EPQ的良好信度,但缺乏具体的量化指标(如原始验证研究中的α系数)是现有信息的一个局限。报告只能根据现有定性描述肯定其信度表现,同时指出详细数据的缺失。

5.2 效度

效度关系到问卷是否有效地测量了其旨在测量的构念。关于陈仲庚85题EPQ的效度,现有资料同样提供了支持性证据.1

  • 结构效度(因子结构): 陈仲庚在1983年的研究中发现,尽管分析程序有所不同,其结果的总趋势与艾森克的原始工作一致,初步支持了P-E-N三维度结构在中国文化背景下的适用性.4 然而,一项2005年针对2311名中国大学生使用EPQ(成人版)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CFA)的研究却得出了不同的结论。该研究发现,艾森克的人格理论模型未能得到数据的良好支持。进一步的探索性因素分析(采用全息项目因素分析方法)则提出了一个包含六个因素(神经质、外向性、友善、诚实、任性、严谨)的模型.23 这一发现对原始三因素结构在中国的普适性提出了挑战,提示可能存在文化差异影响或需要更复杂的模型来描述中国人的人格结构。
  • 效标关联效度/区分效度: EPQ量表(很可能是陈仲庚修订版或类似版本)在区分不同心理健康状况的群体方面显示出有效性。例如,研究发现有心理问题的大学生群体与无问题群体、有自杀意念的大学生群体与无自杀意念群体在EPQ各量表上的得分存在显著差异.23 这表明该问卷能够依据相关的心理特征对人群进行有效区分。此外,EPQ常与其他心理测量工具(如UPI 23, NEO-FFI, ATQ 21)一同使用,这为进行聚合效度和区分效度的检验提供了可能,尽管具体的效度系数在现有资料中未见详细报告。
  • 跨文化适用性: 陈仲庚1983年的结论肯定了艾森克维度在中国文化背景下具有应用价值.4

综合来看,对陈仲庚85题EPQ效度的评估呈现出复杂性。早期的研究和应用支持其有效性,尤其是在区分效标群体方面。然而,关于其理论结构(P-E-N三因素模型)是否完全适用于中国人群,后来的研究提出了疑问,提示可能需要考虑文化特异性或采用更精细的结构模型。这反映了效度研究是一个持续发展的过程,对一个测量工具的理解会随着研究方法的进步和数据的积累而深化。

5.3 中国常模

常模是解释个体测验分数的基础,它提供了参照标准。陈仲庚在1983年进行项目分析的同时,也基于其北京地区的成人样本(643人)建立了初步的常模.2 大约在同一时期,龚耀先也基于一个更大规模(超过6000人)、可能地域覆盖更广的样本建立了EPQ常模.2 这些早期常模的建立对于EPQ在中国的推广应用至关重要。

EPQ的得分通常会表现出年龄和性别的差异(例如,P、E、N得分随年龄增长而下降,L得分随年龄增长而上升 1),因此,规范的常模通常会区分性别和不同的年龄段.1

然而,使用这些早期建立的常模(特别是陈仲庚基于1983年北京样本的常模)来解释当前的测验结果存在显著局限性。首先,时间上的滞后性是一个主要问题。中国社会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经历了巨大的变迁,这可能导致人群的平均人格特质发生变化(即队列效应),使得旧常模失去时效性。其次,陈仲庚的常模样本仅限于北京地区,其代表性对于全国范围的应用可能不足。虽然龚耀先的常模样本更大,但同样建立于80年代初。相比之下,2000年为EPQ-RSC(简式量表)建立的全国常模 15 更具时效性和代表性,但它适用于不同的问卷版本。

因此,虽然本土化常模的建立是EPQ适应中国背景的关键一步,但这些早期常模(尤其是陈仲庚的北京常模)的年代久远和地域局限性,是当前应用该版本问卷进行个体评估时必须审慎考虑的重要因素。这提示在解释分数时需要非常谨慎,或者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优先考虑使用更新或更具代表性常模的工具。

5.4 陈仲庚85题EPQ心理测量学特性总结表

下表总结了关于陈仲庚85题EPQ心理测量学特性的主要发现及其局限性:

心理测量学特性 发现总结 (基于现有资料) 支持性资料来源 主要考虑/局限性
信度 普遍报告具有良好或令人满意的信度,测量结果一致性较好。 1 缺乏原始研究或系统验证中报告的具体信度系数(如Cronbach's α)。
效度 - 结构 早期研究支持与艾森克理论结构一致。但后期有研究(使用CFA)发现原始三因素模型在中国大学生样本中拟合不佳,提出了替代的六因素模型。 4 (支持); 23 (质疑) 关于理论结构在中国文化背景下的精确拟合度存在争议,可能涉及文化差异或模型复杂性问题。
效度 - 区分/效标 能够有效区分不同心理健康状况的群体(如心理问题、自杀意念)。常与其他量表一同使用,支持其在实际应用中的区分能力。 21 具体的效标关联效度系数未在资料中提供。
常模 陈仲庚于1983年基于北京成人样本(643人)建立了常模。龚耀先同期也基于更大样本建立了常模。常模通常区分年龄和性别。 2 (陈); 2 (龚); 1 (年龄性别差异) 陈仲庚常模建立时间早(1983年),且样本仅限北京地区,其时效性和全国代表性可能不足。龚耀先常模也建立于80年代初。使用这些旧常模解释当前结果需谨慎。

该表整合了来自多个来源的信息,旨在提供一个关于陈仲庚85题EPQ心理测量学特性的平衡视角,既肯定其优点,也指出了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注意的局限性。

6. 在中国背景下的应用与解释

6.1 主要应用领域

陈仲庚修订的EPQ(或基于其发展的版本)因其便捷性和对核心人格维度的测量,在中国多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 临床心理学与精神医学: 在心理门诊和精神病院中被用作辅助诊断和评估工具.2 例如,用于评估与特定疾病(如眩晕 23、过敏性鼻炎 13、抑郁症 18)相关的人格特征,或作为一般心理健康评估的一部分.14 它常常与其他临床量表结合使用.19
  • 心理健康筛查: 用于对特定人群进行心理健康状况的初步筛查,例如大学新生入学时的心理普查.23
  • 人格研究: 在学术研究中被广泛用于探讨人格特质本身、其在中国人群中的结构 23、性别差异 26 以及人格与其他心理变量(如疼痛共情 9)的关系。
  • 人才选拔与管理: 被提及可应用于管理、人才开发和职业指导等领域.2 其施测方便的特点使其适用于这些场景.22
  • 教育领域: 在高等院校中用于学生心理评估和研究.9
  • 其他领域: 资料中还提及其在交通心理学等领域的应用.2

尽管问卷年代较早且可能存在常模局限性,但陈仲庚修订版(或其衍生版本)在中国展现出的广泛应用性表明,它在实践中满足了多方面的需求。其持续使用(例如在标注为2025年的研究中仍被引用 9)可能归因于其历史地位、易用性以及对艾森克核心人格维度的有效测量,这些维度在许多应用场景下仍被认为具有重要价值。

6.2 解释注意事项

在使用和解释陈仲庚85题EPQ的结果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 效度评估: L量表是评估结果可信度的关键。得分过高提示受测者可能存在掩饰或社会赞许性倾向,需要对P、E、N量表的得分持谨慎态度.19 提到的L<15分是一个研究中的具体应用实例,但并非通用标准。
  • 常模参照: 理想情况下,分数解释应参照合适的中国常模。然而,如前所述(第5.3节),现有常模(尤其是陈仲庚的1983年北京常模)可能存在时效性和代表性问题,解释时必须意识到这些局限性。
  • 文化背景: 尽管陈仲庚的初步研究支持艾森克维度在中国的适用性 4,但后续研究提示可能存在文化差异影响人格结构.23 因此,解释结果时应保持对文化因素如何影响人格表达和问卷作答的敏感性。例如,对“精神质”(P)等术语的含义需要向非专业人士仔细解释,避免引起误解或污名化.9
  • 整体视角: 不应孤立地解释单个量表的分数,而应结合P、E、N、L四个量表的整体得分模式进行综合分析,以获得对个体人格特征更全面的理解。

7. 结论

7.1 主要特征总结

陈仲庚修订的85题艾森克人格问卷(成人版)是中国早期对国际著名人格问卷进行本土化适应的重要成果。它源于1983年基于北京地区样本的实证项目分析 4,形成了包含85个“是/否”项目的问卷,保留了艾森克理论框架中的P(精神质)、E(外向性)、N(神经质)和L(谎报/效度)四个核心量表.9

7.2 优势与局限性

该修订版的主要优势在于:

  • 本土化基础: 是基于中国样本通过实证分析筛选项目形成的,旨在提高在中国文化背景下的适用性.4
  • 应用历史悠久: 在中国已有数十年的应用历史,被广泛用于临床、研究、教育和组织等多个领域.2
  • 相对简便实用: 问卷长度适中,施测和计分相对简单快捷.2
  • 核心维度测量: 提供了对艾森克理论中核心人格维度的测量,并包含效度评估指标(L量表)。
  • 信效度记录: 普遍报告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尤其在区分不同群体方面表现尚可.1

然而,其局限性也十分明显:

  • 常模问题: 最主要的局限在于其常模(基于1983年北京样本)可能已经严重过时,且地域代表性不足,限制了其在当前全国范围内进行准确个体评估的能力.4
  • 结构效度争议: 后续研究对原始三因素结构在中国的拟合度提出了质疑.23
  • ** psychometric 数据缺乏:** 现有资料中缺乏详细的信效度系数报告。
  • 版本混淆: 实践中可能与流传的88题版本存在混淆。

7.3 结语

陈仲庚85题EPQ修订版在中国心理测量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它代表了早期将国际先进测量工具引入并进行本土化改造的努力。尽管因其年代久远,尤其是在常模方面存在显著局限,并且其理论结构在中国的适用性也受到一些挑战,但它仍在某些领域继续被使用。

对于使用者而言,认识到该问卷的优势(如历史积淀和对核心维度的测量)和局限性(特别是常模问题和结构效度争议)至关重要。在解释结果时必须极为谨慎,充分考虑常模的时效性和代表性问题,并结合文化背景进行理解。在对测量精度和时效性要求较高的场景下,优先考虑使用更新、常模更具代表性或经过更严格现代心理测量学检验的工具可能是更佳选择。该问卷当前的价值可能更多地体现在其历史意义、在特定领域(如需要与历史数据比较的研究)的应用,以及作为理解中国心理测量发展历程的一个重要案例。

引用的著作

  1. 艾森克人格问卷- 《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三版网络版, 访问时间为 四月 23, 2025, https://www.zgbk.com/ecph/words?SiteID=1&Name=%E8%89%BE%E6%A3%AE%E5%85%8B%E4%BA%BA%E6%A0%BC%E9%97%AE%E5%8D%B7&Type=bkzyb&subSourceType=000003000007000025&SourceID=48256
  2. 艾森克EPQ人格测验-广东海洋大学学生工作部(处), 访问时间为 四月 23, 2025, https://xsc.gdou.edu.cn/info/1107/1272.htm
  3. 【健康测评】EPQ艾森克人格测评(成人版)-学生处, 访问时间为 四月 23, 2025, https://www.lncc.edu.cn/xsglc/info/1082/1381.htm
  4. 艾森克人格问卷的项目分析 - 心理学报, 访问时间为 四月 23, 2025, https://journal.psych.ac.cn/xlxb/CN/abstract/abstract278.shtml
  5. 香港中学生人格特质的性别差异及其发展性分析 - ResearchGate, 访问时间为 四月 23, 2025, https://www.researchgate.net/profile/Weiqiao-Fan/publication/240314777_Gender_Difference_of_Personality_Traits_among_Hong_Kong_Secondary-School_Students_and_Their_Developmental_Analyses_Gender_Difference_of_Personality_Traits_among_Hong_Kong_Secondary-School_Students_and/links/630dd604acd814437feb18e0/Gender-Difference-of-Personality-Traits-among-Hong-Kong-Secondary-School-Students-and-Their-Developmental-Analyses-Gender-Difference-of-Personality-Traits-among-Hong-Kong-Secondary-School-Students-and.pdf
  6. 艾森克人格问卷的项目分析 - 心理学报, 访问时间为 四月 23, 2025, https://journal.psych.ac.cn/xlxb/CN/lexeme/showArticleByLexeme.do?articleID=278
  7. 当代知识女性心理素质现状的调查分析-东北师范大学女性研究中心, 访问时间为 四月 23, 2025, https://wzhongxin.nenu.edu.cn/info/1051/1030.htm
  8. 我国高校知识女性心理素质现状的研究 - 东北师范大学, 访问时间为 四月 23, 2025, https://ertongzhongxin.nenu.edu.cn/__local/D/5E/BB/F3B4EA3046F176C1F75A33B7260_31356B7C_3CA64.pdf?e=.pdf
  9. 大学生神经质水平与疼痛共情的关系研究A Study on the Relationship ..., 访问时间为 四月 23, 2025, https://pdf.hanspub.org/ass2025141_632398286.pdf
  10. 大学生神经质水平与疼痛共情的关系研究 - 汉斯出版社, 访问时间为 四月 23, 2025, https://www.hanspub.org/journal/paperinformation?paperid=106268
  11. SCL90 和EPQ 及UPI 3 个量表关系研究 - 中国校医, 访问时间为 四月 23, 2025, https://www.zgxyzz.org.cn/CN/article/downloadArticleFile.do?attachType=PDF&id=14750
  12. 常见的人格测验量表, 访问时间为 四月 23, 2025, https://www.educ-res.com/index.php/er/article/view/3158/2972
  13. 20170519.pdf -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访问时间为 四月 23, 2025, https://lceh.whuhzzs.com/data/article/lceh/preview/pdf/20170519.pdf
  14. Sheet1, 访问时间为 四月 23, 2025, http://ybj.qinghai.gov.cn/20250114/f00f9d19b8f249da95071dda88d56653/20250114f00f9d19b8f249da95071dda88d56653_586fb62954d61f46ebb21f7f8d820d9c3e.xls
  15. 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 ... -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of Peking University, 访问时间为 四月 23, 2025, https://ir.pku.edu.cn/handle/20.500.11897/205093
  16. 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中国版(EPQ-RSC)的修订 - 心理学报, 访问时间为 四月 23, 2025, https://journal.psych.ac.cn/xlxb/CN/lexeme/showArticleByLexeme.do?articleID=1134
  17. 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中国版(EPQ-RSC)的修订 - 心理学报, 访问时间为 四月 23, 2025, https://journal.psych.ac.cn/xlxb/CN/abstract/abstract1134.shtml
  18. 抑郁症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因素及其与人格特征, 访问时间为 四月 23, 2025, https://pdf.hanspub.org/ijpn20210200000_40598413.pdf
  19. 建湖县第三人民医院心理量表评估软件(心理CT), 访问时间为 四月 23, 2025, https://www.jianhu.gov.cn/module/download/downfile.jsp?classid=0&filename=22282ee4ada541afa9256d2026325f96.docx
  20. 艾森克人格問卷- 教育百科, 访问时间为 四月 23, 2025, https://pedia.cloud.edu.tw/Entry/Detail/?title=%E8%89%BE%E6%A3%AE%E5%85%8B%E4%BA%BA%E6%A0%BC%E5%95%8F%E5%8D%B7&search=%E5%95%8F%E5%8D%B7
  21. 神经质量表的编制及信效度检验The 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of Neuroticism Scale, 访问时间为 四月 23, 2025, https://image.hanspub.org/Html/8-1131737_33442.htm
  22. (PDF) 常见的人格测验量表 - ResearchGate, 访问时间为 四月 23, 2025, https://www.researchgate.net/publication/346210821_changjianderengeceyanliangbiao
  23. 艾森克人格问卷(EPQ) - 检索结果-【维普期刊官网】- 中文期刊服务平台, 访问时间为 四月 23, 2025, https://qikan.cqvip.com/Qikan/Search/Index?key=K%3D%E8%89%BE%E6%A3%AE%E5%85%8B%E4%BA%BA%E6%A0%BC%E9%97%AE%E5%8D%B7(EPQ)&from=Qikan_Search_Index
  24. 精神障碍诊疗规范 -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访问时间为 四月 23, 2025, http://www.nhc.gov.cn/yzygj/s7653p/202012/a1c4397dbf504e1393b3d2f6c263d782/files/763f4289c2304524a429b79370cb56f3.pdf
  25. 附件一, 访问时间为 四月 23, 2025, https://file.m12333.cn/upfile/download/82193581-c1dd-492f-4951-8bc1f935a70a.xlsx
  26. 香港中学生人格特质的性别差异及其发展性分析 - 心理学报, 访问时间为 四月 23, 2025, https://journal.psych.ac.cn/xlxb/EN/article/downloadArticleFile.do?attachType=PDF&id=3250

由 Gemini DeepResearch AI 检索互联网资料生成,内容可能包含错误,仅供参考